当前位置:首页 > HR资讯 > 培训发展 > 正文
通过笔迹分析来招人,靠谱吗?
作者:aqjob 时间:2013-2-25 阅读:

笔迹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招聘的测评手法,按照其中一些机构的说法,笔迹分析技术的准确性达到了90%以上,已经成为大多数世界500强公司选人的主要标准。我并没有一一核对世界500强公司是否真的把笔迹分析作为选人的主要标准,只是研究了一下笔迹分析技术的基本思路。比如,人的性格在笔迹上的投射,等等。

  客观地说,我从来不认为笔迹学是伪科学,但从招聘角度来说,至少目前我们看到的笔迹分析,存在的一个致命问题是:判断的标准不是逻辑推理的过程,而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。例如,有的讲笔迹学的老师会告诉我们,字越写越往上斜的人,说明自尊心强;往下斜的人,说明性情沉郁。然后,我们根据这一规则去判断眼前的人是属于哪一类。从科学的角度,这个结论的背后,是一定要以大量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的,比如通过对数十万人笔迹的分析,发现其中有95%以上的人符合这个规律,而且,无论是习惯从左到右书写,还是从右到左书写,都符合这个规律,这才使得这样的结论具有强大的可信度。但遗憾的是,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的数据。

  上面例子中的判断标准还算清楚,至少字向下写还是向上写,不会有歧义。看看这样的描述:字迹圆滑表明办事老练,性格随和。什么叫字迹圆滑?这是一个极度主观性的评价标准。主观性的评价标准,就意味着不同的人使用时,会有不同的理解,也会导致评价的结果出现很大偏差。

 

      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篇文章,提到笔迹分析帮助作者找到了合适的人。很有意思,特摘抄下来,读者可以看看其中的判断是否令人信服。

 

  运用笔迹分析招聘部门文员

 

  我所在的部门需要招聘一名英语专业的女孩作部门文员,作为一家全国知名的公司,我们的招聘消息在网上发布后没多久,就接到了大量的求职信。

  经过对几十个人员的初筛后,我选定了一些人来面试,其中几个人实力相当,在她们的最终抉择中,是笔迹分析让我迅速做出了判断。我让每个应聘者写一篇800字以内的作文,一方面考察她们的文字表达能力,更重要的是我要通过分析笔迹来判断谁最合适这个岗位。

  A小姐:有光鲜的在加拿大留学的经历,我们面试中发现她的英语口语和笔头都非常出色,但由于部门文员需要做大量日常琐碎的工作,所以除了英语水平外,日常工作的严谨上进和办事细腻程度也是我重点考量的内容。 我仔细看了她的作文,发现她的字歪斜懈怠,横倒竖斜,没有任何棱角,通篇很不整洁,很多地方有大团涂抹的污迹。整个字体给人的感觉是懒惰、不思进取、散漫和得过且过的。 这也可以从她说话极慢的语速和不是很灵活的眼神中得到印证。

  我知道她不是一个合适的文员人选。

  B小姐:英语水平和中文表达能力都极其出色,而且由于她看过很多书,谈吐非常好。我面试时对她的印象很好。但我仔细研究她的笔迹后发现她的字体非常大、棱角过于突出,经常有一些竖笔划划到下一行的现象。通篇有一种不可一世压倒一切的霸气。经过分析我知道这是个很有才气同时又很有野心的女孩,她不会安心于终日做一些日常琐碎的工作。而且由于她自信心极强,她字体里反映出的不可一世,让她也不可能很随和地与部门里的人相处。而且作为经理,会非常难领导这样的下属。

  所以我选择了放弃她。

  C小姐:人长得非常漂亮,口齿也非常伶俐,在面试时的一问一答都反应机灵而敏捷。她的英语口语非常出色。但我在研究她的笔迹后发现她的字体非常小而粘连,弱弱的娇娇的,字没有一点骨架,有很强的讨好别人的谄媚之相。研究后我有强烈的感觉,这是个心胸很小、娇滴滴的、吃不了一点苦的而且还有极强虚荣心的人。我联想起她反复问我进了公司后是不是经常有机会出国,我断定这是个极爱出风头、虚荣的、花瓶一类的女孩,所以我不予考虑。

  D小姐:表面看她没有任何优势,她通过英语自学考试拿到的毕业证,虽然英语口语和笔头都不错,但由于人长得非常不起眼,而且说话很少很轻,刚面试时她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。是她的字让我立刻注意了她:经过仔细研究,我知道部门的文员就是她了:

  她的字写得娟秀、清爽、整齐,笔压很轻,通篇干干净净,字的大小非常均匀,而且字体中的棱角让字体很有个性,但这种棱角又没有咄咄逼人的压迫之气。从她的字可以判断出来她做事非常认真仔细,自律意识很强且安心做日常琐碎的工作。她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又不至于没有团队精神。她的问题是笔压非常轻,可以看出自信心不足,但完全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培养她的自信。

在笔迹分析的帮助下,我选择了D小姐作我的部门文员。几个月过去了,事实证实她的性向完全与我当初的判断相符,她将我们部门的日常工作处理得非常好。

 

  看完这篇文章,我实在是笑不出来。我确实无法理解,只是看了一下应聘者的笔迹,就能判断出应聘者是一个“极爱出风头、虚荣的、花瓶一类的女孩”,让我辈自叹弗如。我们看看后面的结论:最后录用的人很不错,所以笔迹判断很准。

  这是一个在逻辑上完全站不住脚的结论。我们衡量面试的成功率,不是衡量被我们淘汰的人选中,有多少淘汰对了;而是衡量在我们招来的人中,有多少招对了。对一位被我们淘汰的求职者来说,只要他没有进入工作岗位,就不能断定他一定不能胜任,无论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认为他不合适—因为,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。上面的这个例子,就是典型的用不合理的评价指标来衡量面试的成功率,更不用说在逻辑上缺乏让人信服的力量了。

 

  其实,说到这里,有必要强调一下,我们招聘时选人,是基于“常识”与“常情”。所谓的“常识”,是大多数人的共识。例如,我们大多数人会认同,一个不爱学习的人,是缺乏上进心的人。这里的学习不是单纯指读书,更多地是指在实践中的总结和思考。这就是常识。

  至于“常情”,指的是大多数人都会接受的价值观。例如,我们大多数人也会认同,一个非常自我的人,是很难交到知心朋友的,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和这样的人相处。所以,如果我们招聘了一个这样的候选人,在团队融合上就会出现问题。

  这种“常识”与“常情”,既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多数人,也可能是用人单位中的“大多数人”,后者其实会代表了企业中的文化与价值观。招聘中对应聘者的判断,应该按照这种“常识”与“常情”,以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认同的方式,得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结论。前面提到的主观性测评,恰恰在这点上缺乏说服力—缺乏大多数人都能认同和接受的推理过程,因为推理的标准完全来自于评价者的主观认识。

分享到:
来源:当当在线读书 | 关闭